推进湖南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8日       来源:湖南日报      阅读:19次

  李小球 张博文

  把教育、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今年全国两会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在湖南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和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一校一企,涉及教育、科技、人才。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进我省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需要树立大教育观、大科技观、大人才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价值、空间、机制、环节、主体等方面实现突破。

  价值突破:“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一体服务于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人才和科技力量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要素可持续供给的基础保障;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是教育战略转型的服务焦点,也是引育人才和激发人才活力的重要条件;完善的人才布局和高水平的人才体系是支撑教育体系升级、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核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应牢牢把握“三个第一”的内在联系,以强有力的组合拳,推进资源结构、规模体系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产出价值不断提高。

  空间突破:实现市域、省域、省际、国际平台的联动推进。市域层面:推进长株潭都市圈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高标准建设长株潭“科教示范区”;打造衡阳-湘南城市群、武陵片区城市群等教育联合体。省域层面:借鉴河南做法,高位统筹成立湖南省科教创新委员会,研制湖南省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规划,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和综合改革措施,修订《湖南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省际层面:借鉴长三角、成渝双城圈做法,实施“区域联盟·竞进工程”,增进中部省份高校科创融合发展。国际层面:建立海外人才联络机制,聚焦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引进紧缺人才。

  机制突破:促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通。围绕产业链部署基础与尖端一体的创新链。对接全省重大产业,调整教育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强化重点领域攻坚,全面推进湖南“4+4科创工程”。围绕创新链优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一体的产业链。积极探索校、政、企共建科研创新平台的体制机制。打造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创新企业集群。围绕产业链拓展引进与培育一体的人才链。不断完善中青年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育、高层次人才奖补等实施办法,推进战略科学家(顶尖)、科技领军人才(拔尖)、青年科技人才(荷尖)“三尖”创新人才引育行动;聚焦前沿领域,支持遴选建设全链条式的创新团队。围绕创新链培育科创与金融一体的资金链生态。搭建资本运营平台,大力发展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建立政府引导类基金。支持高成长企业利用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增加高校发挥龙头作用的“起底资金”和“可持续创新投入”。

  环节突破:强化创意设计、孵化培育、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的全程统筹。探索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创意设计与经营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依靠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途径,孵化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一批有特色优势、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探索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促进和提升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

  主体突破:形成政府、产业、教育、科技、人才“五界”合力。对标对表先进园区,打造高品质产业综合体和一流的服务环境,努力营造为贡献者贡献、为担当者担当的浓厚氛围。教育、科技、人才等相关管理部门联动出台配套细则和管理办法,营造政府、高校和社会等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和政策体系。构建跨部门、跨区域、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跨校企的产学研人才协同培养平台,联合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提升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发展水平。以创新链产业链协同为核心,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创新。

  【作者均系湖南省教科院“湖南教育发展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技人才整体性发展研究”(ZK20240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