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鹏飞在全市新型工业化、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关于工业企业帮扶工作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0日       来源:      阅读:238次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和财源税源的主要来源,没有企业的兴旺,郴州发展就没有基础,民生改善就没有保障。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空前的困难。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清醒认识严峻形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扎扎实实、真心实意地做好企业帮扶工作。具体来说,要注意把握三个重点,防止三个误区,发挥一个作用。

一、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清费减税,降低成本。中央和省委相继出台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物流成本、财务成本、税费负担、“五险一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我们要积极跟进,主动对接,同时要结合实际,加快制定具体落实的办法和措施,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把企业各类成本降下来,让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发展。今后,凡是国家和省出台的政策,都要坚决落实到位;凡是我们自己制定的政策,都要坚决兑现到位。二是简政放权,优化环境。要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特别是项目审批的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真正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要进一步深化国企分类改革,加快国资监管由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门槛,破除“玻璃门”“弹簧门”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各级政府购买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要优先考虑本地企业。要进一步纠“四风”、治陋习,严厉打击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施工的行为,严厉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评比、乱检查、乱摊派的行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三是排忧解难,破解瓶颈。切实沉入企业,摸清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对单个企业的具体困难,实行“一企一策”,列出问题清单和时间表,逐一研究解决。对普遍性、行业性问题,比如资金、土地、人才、电价、物流等要素保障问题,要在广泛调查、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尽快拿出全面、有效的解决办法。

当前,郴州正处于“十三五”新一轮大发展、大建设的重要时期,郴州实体经济也正处在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金融机构要抓住机遇,把握好政策导向,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工业企业上体现更大作为。一要抓好金融政策的落地。全市各大银行要积极向总行、省行争取信贷额度,用足用好用活各类政策工具,加大贷款力度,确保全市信贷水平有较大提升,重点项目、重点民生工程、重点产业发展以及优质企业生产经营能得到有力的资金保障。二要加快金融结构性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反映强烈的过桥资金、融资担保、贷款费用等问题,加大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三要强化金融风险防控。金融机构要同公安、工商、财税、金融监管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制定防控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打击处置、宣传教育等机制和措施,确保全市金融安全,风险可控。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全力支持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全面构建良性、健康、互惠的银企关系。

二、要防止三个误区。一是认为帮扶企业就是帮扶重点企业。在政府资源有限、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把那些实力强大、对郴州发展有重大带动性、支撑性的骨干企业和成长性好、前景广阔的新兴企业纳入帮扶方案,这是集中资源和力量,确保帮扶工作取得最好效果的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没有纳入方案的企业我们就不帮扶了。那些企业同样是郴州的宝贵财富,各级各部门同样要加强监测和服务。凡是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只要有发展需求、困难诉求的,我们都要予以回应,提供帮扶。二是认为帮扶企业就是政府无所不帮。抓企业帮扶,要牢牢守住两条底线。第一条是职能底线,要正确发挥职能。政府帮扶企业是为企业提供服务,决不能代替企业做决策,干预或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第二条是法律、政策底线,要坚持依法行政。对企业提出的要求,法律和政策明确支持的,要积极争取,抓好落地;法律和政策明确禁止的,要做好解释和引导,发现企业有违法违规行为的,要及时纠正、严肃处理;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禁止,但对企业发展、经济发展确实有用的,要加强研究,先行先试。三是认为帮扶企业就是经信部门和园区的事。企业发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企业帮扶不仅是一两个部门的事,而是全市上下共同的责任。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履职尽责,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今天下发的帮扶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地本单位的帮扶实施细则,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市推新办、市两办督查室要加大检查、督促、考核力度,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要发挥一个作用。就是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保生存、求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企业自身发力,主动作为,做大做强。希望全市企业特别是有色企业,要少一些不理性、不清醒、不切实际的认识,多一些机遇意识、紧迫意识,扎扎实实苦练内功、强化管理,切实加大技术、管理、产品创新的投入,不失时机地推动结构性调整和产业、产品转型,努力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