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总局:研究推出新一轮更大规模实质性普惠减税降负措施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0日

来源:企业减负

阅读:253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税收征管体制先后经历了两分一合三次改革,第三次是今年3月以来,实施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合并国税地税机构,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将由税收部门统一征管,进一步增强了税务部门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目前随着计税三期工程全面上线,增值税管理系统全面推广,互联网加税务行动计划稳步实施,税收征管体系正朝着优质高效统一的目标不断迈进。将研究推出新一轮更大规模,实质性普惠性的减税降负措施,进一步促进税负公平,鼓励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国际税收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对外开放战略的衔接,永不止步服务于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国际税收政策协调与征管协作,推动一带一路税收合作等多边机制,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为多元的方向迈进。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瑞标   来源:中新网图为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瑞标 来源:中新网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孙瑞标在中新社国是论坛上称,下一步税收工作重点是, 研究推出新一轮更大规模实质性普惠减税降负措施;聚焦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建设;深入推进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税收信息化服务;推进国际税收服务合作,深化国际税收协调。

以下为实录:

孙瑞标:尊敬的谭部长、章社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本次的国是论坛,与大家一起交流感悟我国改革开放不平凡的40年。

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国人民以不懈奋斗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书写了改革开放的壮丽史诗,税收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而改革发展。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日益增强。

一是税制改革稳步前行,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陆续颁布一系列涉外税收法律法规,1983年国营企业利改税,一举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30多年的国营企业上缴利润制度,揭开了改革的新篇章。1994年税制改革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货物劳务税体系,统一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进入新世纪,全面取消农业税,实现了企业所得税等所有税制的内外资统一,开展了增值税转型改革,启动了营改增试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税制改革进入快车道,营改增全面推开,环境保护税正式开征,个人所得税实现分类税制,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转换。目前我国的税种稳定在18个,税收收入从1978年的462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4万亿元,增长了300倍,已初步构建起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现代税制体系。

二是征管体制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税收征管体制先后经历了两分一合三次改革,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两部利改税使税收从利润中分离出来,税务机构从财政中分设出来,第二次是1994年适应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了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套税务机构,带来国家财力的稳步壮大,第三次是今年3月以来,实施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合并国税地税机构,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将由税收部门统一征管,进一步增强了税务部门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目前随着计税三期工程全面上线,增值税管理系统全面推广,互联网加税务行动计划稳步实施,税收征管体系正朝着优质高效统一的目标不断迈进。

三是税收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四十年来税务部门逐步树立起现代纳税服务理念,越来越重视营商环境,持续推进税收管理向税收治理,注重执法向执法与服务并重的转型。税收营商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的纳税指标排名较去年上升了16位,其中纳税次数排名上升23位,列世界第15位,纳税时间排名上升43位,列世界第53位。

四是大国税务应该不断提升,40年来税务部门主动服务扩大对外开放,国际税收领域交流与合作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深度参与,地位日益提升。目前我国的税收协定网络已经延伸到了11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与25个国际组织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金砖国家建立了税务局长定期会晤机制,“一带一路”税收合作机制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之中,公开发布84个国家和地区的税收指南,基本覆盖了“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有效的税收服务支持。

以上四个方面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税收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回顾四十年不平凡的改革历程,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税收改革发展之路,成功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实现了税制体系,为体现计划经济体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根本转变,二是实现了税收征管体制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三是实现了税收职能作用和经济财政范畴向国家治理范畴的根本转变。四是实现了国际税收地位由观望者追随者,向参与者贡献者的根本转变。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好成绩的要求,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围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税收改革发展将继承和发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一层一层夺取新的佳绩。当前一段时期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围绕减税降负深入推进税制改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研究推出新一轮更大规模,实质性普惠性的减税降负措施,进一步促进税负公平,鼓励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聚焦公平公正,深入推进税收法制建设,按照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着力构建完备的税收法定规范体系,高效的税收法制实施体系,严密的税收法制监督体系,有力的税收法制保障体系,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完善执法监督,确保各项税收政策和服务措施落实到位。满足纳税人对税收公平正义的关切和期待。

三是便民利民深入推进税收营商环境规划,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大力压缩办税环节,节减办税资料,提高办税效率,优化办税体验,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升级电子税务局,不断提升税收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程度,打造更加便利、更加快捷、更加智能、更加现代化的纳税服务体系。持续增进纳税人的获得感。

四是服务扩大开放,深入推进国际税收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对外开放战略的衔接,永不止步服务于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国际税收政策协调与征管协作,推动一带一路税收合作等多边机制,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为多元的方向迈进。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国际税收秩序中,充分发挥中国参与者、推动者乃至引领者的作用,切实维护我国税收权益和开发利益,推进全球税收治理不断改善。

女士们、先生们,税务部门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巩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之不易的成果,立足税收,继续做好各方面工作,营造更加公平规范和谐,以及更加富有竞争力的税收环境,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创造改革发展新的更大奇迹而不懈努力,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相关报道:2019减税降费或破1.5万亿,大规模、实质性减税降费前瞻

即将到来的2019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而“积极”的内涵将更加注重减税降费,多位财税专家预计这一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官方更加强调的实质性减税降费,意在让企业等市场主体有更多获得感。

市场普遍预计,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规模上限将在今年2.1万亿元基础上继续提高,以“开前门”满足地方合理的融资需求,堵住违法违规融资的“后门”。而地方发债的进度也将明显提速。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下,一手减税降费来“降成本”释放企业活力,另一手加大地方发债额度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将成为2019年积极财政政策两大核心要点。

在预计今年1.3万亿元减税降费基础上,高层频频表态2019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实质性、普惠性减税降费。目前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等部门正抓紧研究相关举措。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因此维持了积极财政政策,而核心在于减税降费。预计明年减税降费规模可能在1.5万亿~2万亿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也预计,2019年减税降费规模有望达到1.5万亿元。

而根据官方释放的信息,增值税、个税和社会保险费将是明年减税降费的主力军。

第一大税种增值税今年有望突破6万亿元,国务院已经明确了会朝着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方向,降低增值税税率。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增值税税率三档(16%、10%和6%)合并为两档下,降低税率非常复杂,不仅要考虑财政可承受能力,还要兼顾税率变动对众多行业企业的影响,因此衍生出来的方案至少有几十种。不过普遍预计16%的基本税率会下调一到两个百分点,而不同税率适合的行业也将调整。

施正文认为,增值税实质性减税不只是税率下调,还包括值税抵扣链条的打通,让上下游企业可以充分抵扣进项税;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和行业,进一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等。